法語學習如何更加高效
發布時間:2023-06-26 14:33:54 已幫助:人 來源:青島滬江網課
學一種語言,交流是目的,而不是語言本身。有沒有機會在國外生存、發展下去,關鍵是要看有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,和別人交流。如果你學的是啞巴法語,到了國外你將十分困難。而目前我們的法語教育是有缺陷的。學一種語言,交流是目的,而不是語言本身。我們往往把法語僅僅當做一門知識在學,從小學到大,到最后,還是不會說法語。
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匯、句型、語法是兩回事。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,我們已經過關了。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運用法語,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。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。
一,如何用法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。法國人和法國人交談大多數是想告訴對方這個事物是什么。我們的課本盡管詞匯難度不斷加深,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。因為中國傳統教學模式沒有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。
二,如果已經學會界定,但理解還有偏差,那就要訓練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事物。一種表達式對方不懂,講法語國家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式最終讓對方明白。因為事物就一個,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。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。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,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,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,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。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,或者一個表達式對方聽不清楚,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,直到對方明白。
三,我們必須學會法國人怎樣描述東西。從描述上來講,由于中西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。我們描述東西無法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描述。法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內及法,由里及表。而中國人正好相反。從時間上來說,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。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,往往最后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。法國人在時間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,然后再說陪襯的東西。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,法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。這就是中國人和法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。
四,要學會使用重要的法國習語。不容易學、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"習語"。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兒了,法國人很難理解,這就是習語。所以和法國人交流時,能適當地運用法國習語,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,也很愛和你交流。那么什么是習語?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,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,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。
五,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。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。因為法語不是我們的母語,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。很多人都認為學好法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,這是不對的。
在青島滬江網課的法語課堂上,會有專業的老師為學員帶來優質的教學服務,更好的實現能力的進一步提升。對于學員提出的問題老師們都會進行相應的解答。并且,老師們對于考學員的學習有著嚴格的考核標準。為學員接下來的學習提供優質教學安排,實現能力的進一步提升,這里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