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豎笛有什么技巧
發布時間:2022-12-09 09:29:12 已幫助:人 來源:青島海星音樂網校
豎笛演奏的運舌法
運舌的基本方法運舌法是豎笛演奏技術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。其運舌技術掌握的好壞,對豎笛的發音、音色以及舌與氣、指的相互配合均有著直接的影響。
吐音時基本的運舌方法是:舌尖部位微微抬起,輕觸上腭前部與上牙齒根處。舌頭處于自然、松弛狀態,然后用氣沖開舌尖,猶如為該音配上一個聲母“T”,輕輕地發出“Tu”(突)音。練習吐音時,要像吹長音一樣,氣不能斷掉,依靠舌頭的動作來切斷氣流。舌頭的動作必須干凈利落,吐音的力度應該前后相等,不能忽強忽弱。要注意的是,舌頭的動作不能過大,那樣的話發音會笨重而遲鈍,且有種憋氣感;若舌頭動作過輕、過小的話,又會使音頭模糊而不準確,變成所謂的“氣聲”。舌頭對于氣流來說,一方面起著開關的作用,另一方面舌頭動作的大小、速度的快慢,舌頭位置及推送氣流的力度等,與口腔肌肉和呼吸肌肉不同強度的變化一起,決定著吐音的長短、快慢和強弱,可以使演奏獲得不同的發音效果和多樣性表達音樂的能力。
“Tu…“”Du…“”Ru…“”Ku”發音時,舌尖在口腔中的觸點位置是不同的。從上牙床至上軟腭中部隨著觸點位置的后移變化,所發音頭的力度變化也由強至弱逐漸衰減。舌尖觸及位置越靠前,吐奏出的音就越有力,舌尖觸及位置越往后,吐奏出的音就越柔和。另外,不同的音高對舌頭在口腔內的觸點位置、要求也是不一樣的。舌位是可以隨著音高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的。一般說來,音越高則舌位越靠前,反之,則相對后移。這都使得吐音的效果得以多樣化,對準確地表達不同情感的音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究竟選用何種舌位發音,演奏者應根據樂曲表達的需要來確定。